中国古代的画家有"九朽一罢"的说法,朽指作画用的木炭条,就是说修改九次才能定稿.说明一幅作品在起稿过程中付出了艰辛劳动.但定稿时也要用一些省力的方法进行,譬如用"漏印法"将稿拷贝在宣纸上.从这里看画家制作一幅作品要通过拷贝才能定稿.但这并不是说画家一旦定稿后就可以按此稿制作相同的.大量的作品.如此就成了印刷品.
用科学方法在某道工序上改革,达到省力.达到某种效果应该是可以的,现在陶瓷上普遍采用的过稿就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.内画鼻烟壶目前如此"廉价"也是采用了较先进的工艺才能将成本降下来.才能使这一工艺大众化.但如果用这种方法欺骗世人,将内画工艺的最基本的技术省去,成为"印刷机"式的艺人,就是一种欺世渔利的恶劣行为.目前多数人并不知道内画鼻烟壶有此方法,市场上的大量廉价的内画鼻烟壶多数是这种"产品".
最近,用"科技"手段制作的精细大场面的内画鼻烟壶已经进入市场,不少收藏家用高价购买了这种作品.因此,认真鉴别这种作品是当务之急.